最近网上爆红的“晚E早F”梗让不少人听得一头雾水——这字母组合咋还跟情绪挂钩了?
原来“晚E”指的是晚上容易emo(情绪低落),状态如同坐滑梯直线下滑;“早F”则代表白天切换成Fit模式,元气值爆表。
这对反义词精准描述了当代年轻人的日常情绪过山车,被网友玩得风生水起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梗突然和胡歌“锁死”了。
作为拿作品说话的国民级演员,胡歌这些年塑造的梅长苏、李逍遥等经典角色深入人心。
粉丝们认真分析后发现:他社交平台深夜发的文艺感悟,和白天工作时的干练状态,恰好完美契合“夜晚感性艺术家,白天职场永动机”的反差萌设定。
这种“精分式”日常,可不就是现实版晚E早F的最佳代言人?
要说网友这波玩梗确实有据可循。
身为演员,胡歌习惯深夜揣摩角色、沉淀思考的状态,确实容易陷入敏感细腻的“夜间emo”;而每到白昼,瞬间切换成高效工作模式,剧组路透里永远活力满格的模样,可不就是大写加粗的“早F”体质?
这届显微镜网友甚至翻出他早年采访,发现人家早就自曝过“晚上爱写小作文,白天秒变行动派”的双面状态。
段子手们在评论区已经玩嗨了:“胡歌这是把演员的信念感贯彻到生物钟了”“建议内娱爱豆人手一本胡歌作息表”。
要我说,这个热梗能精准出圈,还不是因为当代打工人都默默照了镜子——哪个不是白天当卷王,深夜变诗人?
本文来自投稿者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ddhw.cn/50237.html